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调研报告
索引号: 4311000017/2022-02708 分类:  
发文机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2-02-14
名称: 永州市春节后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文号 :    
永州市春节后园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2022-02-14           来源: 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为准确掌握用工形势,积极做好企业用工服务,我局深入园区企业和各县市区就春节后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春节后,全市园区企业用工总体平稳,但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动态变化、人力资源受市场导向正常流动、部分企业季节性用工趋向、部分企业招收员工的门槛较高以及春节前后务工人员返乡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缺工问题依然一定程度存在,但阶段性招工、零星招工需求是主导,大宗招工需求是少数缺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新投产、扩大产能以及企业补充性用工需求。具体以1月份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缺工情况来看:抽样调查的406家园区企业现共有员工5.76万人,目前有用工需求的236家,当前用工需求量9179人,其中零星缺工(20人以下)的企业125家,占比53%缺工20-100人(含)的企业96家,占比41%,大宗缺工(100人以上)的企业15家,占比6%165家企业根据市场预测计划未来半年新招员工11069人。当前有用工需求的236家企业,共需招聘管理人员464人,占比5%;技工989人,占比11%;普工7726人,占比84%,总体来看,当前企业对普工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二、2022年企业用工服务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将企业用工服务工作作为核心工作、首要任务,多措并举努力满足企业用工所需。春节前后,全市共归集1556用人单位用工需求,提供岗位需求量2.96万人招工宣传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组建招工小分队110支、协调2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已举办招聘活动149场,达成就业意向1.7万人,为园区企业新招员工6579人,较好地缓解了企业招工困境。

(一)精心部署,凝聚招工合力。全面建立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企业用工服务统筹机制和责任体系市里对各地招工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每月调度督导统计分析,并大力推广典型做法。各地分别组建工作小组、制发行动方案、研究实施举措、调配人员资金、分解招工任务、压实招工责任,有序开展企业用工服务。例如,宁远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园区企业招工工作领导小组,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招工责任,成立5个招工就业指导组分片包干指导辖区招工工作,春节前后召开招工工作推进会、调度会30场次。道县建立“131”工作机制,全县园区企业用工帮扶工作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挂点帮扶单位、乡镇(街道)、园区三方合力开展用工帮扶,年终由县大督考办进行考核评估。

(二)深入摸排,建立供需清单。各地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询问、求职小程序登记等方式全面摸排劳动力基础信息,确保人员基本情况清、求职意愿清。通过召开企业用工协调会、园区实地调研、企业空岗报告、建立企业微信群实时调度等方式,动态摸排企业用工需求和岗位信息,确保用工需求清、招聘计划清。同时,大力推进信息上网,依托湖南省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将劳动力调查的纸质台账转化为系统台账,因需推荐岗位。依托“永州智慧就业”平台,将企业岗位信息录入线上岗位信息库并细分行业和工种,方便求职者检索应聘。例如,江永县建立人社专员、园区管委会专员、园区企业人事专员三方沟通对接机制,每月初全面收集企业缺工信息。

(三)大力宣传,造浓招工氛围。各地依托纸质媒介、广播电视、基层平台、“村村响”设施等,采取图文、动漫、音频视频、互动问答等生动活泼和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和招工信息,并积极引导返乡人员留乡发展、进厂务工。同时,积极发挥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劳务经纪人等力量,通过在就业创业微信群、网格群、业主群、村民群滚动发布招聘信息,手机短信“一对一”发送岗位简讯,招工小分队入户上门推荐等方式精准“送岗”。例如,市本级、祁阳市制作了鼓励返乡留乡就业专题宣传片,并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重点群体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引导一批劳动力在工业园区就业。

(四)多管齐下,突出招工效果。各地大力采取“专题招聘活动+招工小分队送岗+就业直通车送工+人力资源公司对接”等综合模式,加快招工效率全市精心部署了2022年“春风行动”,利用春节前后招工黄金期,策划253场招聘活动。同时,组建招工小分队进村入户送岗上门、带工入企部分县区还运行“就业直通车”,推动人力资源让招工一步到位。例如,冷水滩区将招工责任压实到每一名干部职工,要求每名干部职工至少推荐1人进园区就业,组织了“先参观后签约 满意再上岗”活动,在辖区所有乡镇设立“园区企业用工免费接送服务点”,由各个乡镇、街道主要或分管领导带队接送劳动力进厂应聘。双牌县组建3支小分队赴粤港澳和江浙等地开展引商引才引客“三引”工作,积极筹备赴深圳、惠州、全州等地点对点劳务对接活动,广泛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创三湘”活动,吸引人才回永。蓝山县举办元宵特色招聘会,以文化搭台、企业唱戏,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劳动者推荐园区企业和岗位,受到群众欢迎。

(五)创新举措,帮扶企业稳岗。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就地过年”倡导,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关心关爱系列活动。对留永过年的外省籍务工人员按300元/人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新春红包、免费赠送30G手机流量、免费观影、免费游览全市A级景区、免费坐公交、免收门(急)诊挂号费、免费核酸检测,提供不断线就业创业服务,对生活困难人员进行节日慰问和上门服务,并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加班补贴。同时,大力创新工作模式,吸引返乡人员就近就业。例如:江华县大力推广“宝妈生产线”,为宝妈提供弹性工作制和人性化服务,增强了招工吸引力,年初以来已吸纳500余名宝妈就地就业。经开区于每周一晚开展“政企交流主题日”活动,为园区企业“面对面”与市委市政府领导交流提供场所,并“点对点”“一对一”解决园区企业用工、用电、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引导企业改进稳岗措施。新田县贯彻落实关于支持园区企业用工服务意见二十一条》(新政办发[2021]3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扶企业稳岗

三、企业用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立足实际,我市企业在用工方面存在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企业招工稳岗无优势、基础配套保障较薄弱等主要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一是供应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永州市常住人口15-59岁人口占57.41%,与2010年相比下降8.11个百分点,而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仅2.1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91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老龄化的加速同步而至,直接导致可用劳动力资源供应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缩减。二是供应质量短期难以提升。虽然永州市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逐年改善,但是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对发达地区依旧不高,人员基础素质不高。目前,永州市常住人口高中以上文化层次人员仅占23%。同时,技能人才培育也以初级工为主,高精尖人才培育上面临参训对象少、培育难度大、效果凸显慢等现实问题。三是人力资源净流出特征明显。受市场导向、务工习惯以及政策性需要(中央省市对脱贫人口转移就业规模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指标有具体要求),我市劳动力流出增加,净流出特征较为明显,全市外地就业和本地就业比例接近7:3。特别是20-40岁的优质劳动力普遍外流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业

(二)企业招工稳岗无优势。一是部分企业招工效率不高用工是市场化行为,有的企业忽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招工用工观念陈旧,没有树立市场化招工思维,既过度依靠政府帮扶招工,又对发达地区普遍采用的第三方付费招工抵触,影响招工效率。同时,一些企业没有因地制宜制定招工需求,招工条件中对学历、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招工条件限制较多,缩小了员工选择范围。二是企业招工稳岗实力偏弱。劳动者在薪酬待遇、劳动条件、就业环境、工作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普遍看涨,但是永州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入驻园区的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给出的薪酬待遇没有竞争优势,也不太注重改善用工环境、塑造企业文化、给予人文关怀、改进激励措施对务工人员吸引力不足,员工流失成为常态,极大增加了招工压力和负担例如,每月重点调度的400余家园区企业日均工作时长9-10小时,人均月薪3500元左右,与沿海发达地区同类型企业工资待遇有一定差距,2022年流失员工6832人三是企业培训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只注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部分民营企业重生产重经营,担心技能培训影响生产,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不高等原因,组织职工参与技能培训的主观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工人因找不到成长空间等而离职。

(三)基础配套保障较薄弱。一方面,园区配套不够完善。我市园区建设较为滞后,离“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园区的超市、学校、住宿、餐厅、娱乐、公交等基本设施都不齐全,难以满足员工“衣食住行”基础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例如,冷水滩捷力泰、经开区绿零智能、道县中农批(永州)冷链物流新田县新威鞋厂等公司等反映招工难的重要原因是交通便或者员工宿舍不足。另一方面,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保障不足我市基层公共就业能力受基层人员队伍薄弱且不稳定、资金投入保障不足、信息化服务手段相对单一等老大难因素所困,在劳动力信息采集、企业岗位动态归集和及时精准帮扶上不够到位,影响了招工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增强园区企业用工保障,以助推“五好”园区建设、产业项目长效发展、优质营商环境打造,下一步建议重点做好政策激励保障、招工渠道拓展、技能人才培育、基础环境改善等系统性工作。

(一)强化政策激励保障一是积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梳理中央、省、市就业政策,增进基层调研、学习交流和工作研究,在服务园区企业用工25条措施的基础上,再出台一些招工稳岗方面可落地的激励性措施,促进形成全社会关注企业用工、帮扶企业招工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多渠道、广覆盖地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高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就业政策知晓度、利用率。大力推进“互联网+就业”,不断优化线上就业服务功能,鼓励企业和劳动者线上咨询政策、办理业务、求职招聘等。持续引导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薪酬待遇,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畅通员工晋升渠道,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主动稳定劳动关系。三是加快就业政策兑现进度。加大地方财政对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配套投入,加快就业资金拨付兑现进度,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各项政策的监督检查和分类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优化和完善工作举措,确保就业政策高效落实。

(二)拓宽企业招工渠道。一是破除企业用工信息壁垒。凝聚人社、工信、商务、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等部门合力,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用工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风险排查。进一步压实园区管委会、乡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责任,定期组织好全市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和城乡富余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加速提高企业岗位与待业人员的信息对称率。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联合新闻媒体定期集中发布缺工企业岗位信息、入乡发放招工简报,并通过社区网格群、村民群、短信发送等方式向城乡劳动力靶向推送岗位信息。二是挖潜可用劳动力资源。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力度,努力引导一批毕业生回乡入园就业。引导企业采取激励措施留用在岗见习青年、顶岗实习毕业生。对每月监测出现的有就业意愿未就业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群体,优先进行岗位推荐,并引导企业优先吸纳。加强与园区企业对接,建立流失员工基础台账,因需推荐岗位,缩短企业招工空窗期。对在招聘会中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未入职的求职者进行回访登记和跟踪服务,尽快促成就业。利用劳务对接机制,适时组织异地招聘,引流一批外乡人员入永就业。三是构建多元招工体系。加速完善“政府+劳务中介+学校+社会力量+企业”的多元招工体系,通过密集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对接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经纪人提供专业化招工服务、推广老员工带新员工招工模式、鼓励学校向企业批量输送员工和顶岗实习学生、园区企业间调剂用工等多措施,促进供需对接,尽快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引进培育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企业人才用工的主渠道作用

(三)加力技能人才培育。一方面,着力壮大培训载体。积极促进各地形成“职业院校+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多元化培训格局。以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开展内部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规范管理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促进培训提质增效。积极创建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创建市级高技能人才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拓展技能人才成长空间。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技能水平。紧密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需求,重点围绕生产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乡土产业、休闲旅游业、餐饮业等科学谋划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立足部门优势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园区企业技能培训需求摸底,突出抓好关键领域、关键人才技能培训,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急需紧缺职业、新业态领域人才、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与转岗培训等各类培训,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

(四)着力改善基础环境。一方面,提质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增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综合保障按照“吸收一批、提升一批、稳定一批、考核一批、激励一批”的思路促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设置,确保乡镇街道平台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少于2人、社区行政村平台工作人员不少于1人的高素质专职工作人员,并给予人员、办公等经费保障。推动各地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基层平台与同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共建共享,改善基础办公条件,配齐必要设施设备,保证“一村(社区)至少有一个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改善园区用工环境。推动各地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级做好园区综合配套,按照“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科学合理地布局居住、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配套用地。加大资金投入和要素保障,完善园区的水、路、电、管网等基础建设,开通园区公交专线,提升吃住行、金融、医疗、文化、购物等配套服务。鼓励各地出台园区务工人员和专类人才在户口迁移、子女求学、社会保险、购房补贴、激励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以舒适的用工环境吸引人才、留好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 顶部
Document

主办单位: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湘江东路166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311000017

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9375号

E-mail:yzrs_www@163.com 电话:0746-8321805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