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4311000017/2024-03886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如何挖掘东安鸡金牌厨师特色劳务品牌的潜力,提升品牌影响力?”6月5日,永州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前往潇湘技师学院,与院校专家就东安鸡金牌厨师劳务品牌建设相关问题深入交流探讨。
“东安鸡”居湘菜之首,为国宴名菜,驰名中外。2023年东安全力打造了“东安鸡金牌厨师”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达到8410人,年总产值达到1.23亿元。品牌牵头建设单位东安县雄雉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东安鸡” 、“永州血鸭” 等一系列预制菜的企业,在东安县成立了第一家“东安鸡”传承人培育中心,年培训能力达到1000人以上。学员培训合格后通过载体企业直接吸纳、各县市区东安鸡餐馆订单式接收、劳务输出等方式实现就业。
东安鸡金牌厨师劳务品牌建设为永州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问题,近年来,永州人社部门坚持面向园区、面向企业、面向乡村振兴等开展技能培训的原则,积极对接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搭建职业技能培训直通车,促进技能人才规模持续扩大。培训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永州市打造了“职业院校(技工院校)17家+企业职工培训中心27家+就业培训中心9家+民办培训机构59家”等112家培训主体体系,并通过送培训进园区、进企业等方式,去年为东升、金浩、雅科达、恒伟等118家企业培训职工1.23万人次。培训工种日益丰富。以需求为导向,促进技能培训适应市场,重点推出“四个结合”新模式,将职业培训与本地特色经济发展、劳动者求职意愿、园区企业需求、产业项目需求等相结合,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及时调整专业设置。2023年累计开展了87个职业(工种)培训,其中为企业开展的在岗职工培训职业工种46个。劳务品牌效果初显。永州市已培育劳务品牌16个,涉及建筑、种养殖、家政服务、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其中省级劳务品牌1个,市级劳务品牌9个、县级劳务品牌6个,从业人员达4.8万人,年创造经济效益近132.62亿元,同时,引导支持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开设特色培训专业项目80余个。赛训结合助推新业态。永州组织开展了“网络直播带货技能竞赛”系列活动,通过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等方式,聚焦电商平台从业者等新业态从业群体培训需求,累计开展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等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4409人次,有力保障了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带动就业5000余人次,带动全市100余个特色产品销售近亿元。构建了技能竞赛与带动就业创业、推介特色品牌、促进居民消费等相融合的“竞赛+”模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永州人社部门将以“技兴潇湘”提质增效行动为抓手,牢固树立职业培训助推就业的导向,紧紧围绕全市食品加工、智能家具、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能源、数字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通过“一调度四行动”,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统一调度。即强化对各县市区开班计划、承训机构、资金使用计划和结算等统一调度,在全市建立培训、用工、求职一体推进机制。实施产业技能人才培育专项行动。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围绕重点产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展“校企合作”定岗定向培训培育,扩大社会培训规模;大力支持企业设立培训中心,在全市新增设立一批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推动企业自主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培育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实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行动。建立培训输出一体化工作机制,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结合用工需求和新业态新职业发展等,在全市建设一批返乡创业示范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开展“马兰花”创业培训,推动重点群体受训后直接入园、入基地就业创业。实施技能人才队伍优化行动。鼓励技工院校、大中型企业培训中心、劳务品牌建设单位,采取“柔性引才、柔性用才”等方式,引进和培育本地产业急需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湖南潇湘技师学院等3家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各县市区按不低于10%的比例开展高级工及以上的培训,切实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实施“匠心传承”师资培训行动。举办永州市“匠心传承”职业技能师资培训班,组织各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企业从事教学工作的专(兼)职教师,开展教师综合、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切实增强全市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力量和提升师资水平。